青梅卓瑪
笑了,這是一件直到她14歲時她的身體都不能做到的事。她之前也沒有意識到為什么會這樣。我情不自禁地向她回以微笑。
現在沒有人會再叫她“怪胎”了。
這個女孩兒現在還有了朋友,這是她三年前接受腭裂手術時想都不敢想的事。
她的父親自她出生后便離家出走了。
醫(yī)生們曾表示青梅卓瑪的情況治療難度很大,因為這樣的手術本應該在嬰兒期進行。
但她的母親,在偏僻的青藏高原上以替他人放牧牦牛為生,每年只能掙得1500元(合計225美元)實在難以承擔這筆手術費用。
青梅卓瑪再也不用將自己隱藏在戴了大半生的“面具”之下。這個“面具”既是字面意義,又有比喻含義。(她曾經常常自己一個人吃飯,避免其他人看到她的嘴巴。)
現在,她滿懷信心地面對這個世界,足以自信到成為一名歌手與舞者。
藏族有句諺語:“會說話的藏人就會唱歌。能走路的藏人就能跳舞?!?/span>
青梅卓瑪之前做任何一件時都會遭到非難。
現在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fā)生了。
她的老師表示,青梅卓瑪在校表現有了巨大提升。
我在2011年創(chuàng)立的志愿者行動為她提供了改變人生的手術,3年后,我拜訪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的流動區(qū)內的卓瑪家,這兒住著的是藏族游牧牧民們。
我們用幾乎耗時一年省下的錢支付青梅卓瑪在北京的手術。手術預計花費三萬元。
但是,醫(yī)生在見到青梅卓瑪后立即表示可以免費提供手術。
這只是青梅卓瑪在北京經歷的眾多愛心事件之一。
我們本來安排卓瑪住在一所出租屋內。但房東不僅拒絕收她媽媽的錢,相反他還捐了相當于她一年收入的錢給她并為她們提供飯菜。
我的干爹也做類似的事情。他在草地上用美食款待青梅卓瑪母女,那些食物她們之前未曾見過,更不用說品嘗了。
我不知道我是否曾見過有人像她媽媽那段時間一樣笑過那么多次。
青梅卓瑪之前從未離開過青藏高原的偏僻家鄉(xiāng),北京的一切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之前只在電視上見過高樓大廈、人山人海和電梯。
這個女孩非常喜愛這段經歷,但她也表示十分想念廣闊綠色無垠的大地。
她的北京經歷同時激發(fā)了她的新人生目標,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醫(yī)生。
她解釋道,她希望能以別人幫助過她的方式來幫助他人。
事實上,醫(yī)生、老師、志愿者、房東、朋友們對于青梅卓瑪展示出來的同情,我更愿意將其歸之為團結而不是慈善。這是一種跨越種族、國家以及專業(yè)界限的共同一致。
當我離開她家時,青梅卓瑪倚靠著我,用她的前額碰了碰我的額頭,這是一種通常保留于人生重大時刻,例如婚禮、葬禮的藏族習俗。
就在這時一股不可名狀的力量傳遞于我們之間。它溫暖而又活躍,像電流一般。
我與朋友們向青梅卓瑪和她的家人揮手告別。
我們都笑了。與彼此同在。
關于作者:
埃里克·尼爾森(Erik Nillson):中國日報作者。
(編譯:黃鈺婷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