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日報的第一份工作是感受金融風暴中的世界制造業(yè)中心,廣州。
據估計,受金融風暴余波沖擊,出口量下降了30%。
而2009年夏季我南游時發(fā)現(xiàn),形勢已經回穩(wěn)。
我報道的是由于農民工失業(yè)返鄉(xiāng)造成的勞工短缺。
政府將采用四萬億規(guī)模的刺激計劃(5.99億美元),應對金融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當時的政府和商界給我的普遍感受是,中國若想解決經濟問題,必須轉向內需而不是外部。
在國際需求萎靡的狀態(tài)下,中國的消費力將是唯一希望。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數(shù)據正出爐。
頭條是上半年經濟表現(xiàn)強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經濟增長率自2010年以來首次創(chuàng)新高。
引起我還有其他人注意的是——事實上,六月出口同比上升了11.3%是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全球經濟的回暖也推動了中國經濟增長,不再只是絆腳石。
中國重新掌握了關鍵的經濟引擎。中國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世界經濟中心主任李稻葵堅信,中國經濟將出現(xiàn)翻天覆地的變化。
假設經濟日趨成熟,中國增速勢必放緩。
李稻葵預測,2014年是增長率超過7%的最后一年,新的“黃金經濟時代”即將到來。
他強調,在中共十九大后,出口等一系列的積極的地方政策會成為驅動力。
李稻葵表示:“今年經濟增長率將低至冰點,但2018年和2019年,經濟增長會恢復強勁態(tài)勢,預計上升7%?!?/span>
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西方著名中國事務研究員史蒂芬?羅奇也認為,中國經濟推翻了所有經濟復蘇的悲觀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令人震驚的持久力。
史蒂芬?羅奇說:“全球經濟形勢的改善,中國出口動力的強勁以及消費結構的持續(xù)轉型,悲觀主義不攻自破?!?/span>
而經濟分析的問題來自其中國經濟規(guī)模的獨特以及公私結合的產業(yè)。
沒有任何經濟體擁有如此大的市場,何況該市場并未完全開放。
而五年改革取得的成果也將使信心大增。
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改革議程令人期待。
這次旅程,我對廣州的擔憂煙消云散。全球需求的回升以及中國新勢頭的迅速發(fā)展,世界正從金融危機中走出。
關于作者:
安德魯·莫迪(Andrew Moody), 中國日報作者。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