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0日電(記者 胡永啟)“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前夕,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國心理學會主辦、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全國心理援助聯(lián)盟聯(lián)合承辦的心理援助2018國際研討會暨汶川震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紀念大會10日在四川綿陽舉行,來自美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高校的500多名心理援助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和志愿者齊聚西南科技大學,共同交流探討災后心理援助十年實踐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
啟動儀式由西南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朝先主持,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全國心理援助聯(lián)盟主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傅小蘭研究員,綿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福全,國際心理科學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委員、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榮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建新研究員,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黨委常委莊天慧出席儀式并致辭。綿陽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綿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韓貴均,綿陽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主席何季德,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調研員胥執(zhí)東,西南科技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代表和學生共計500余人參會。
莊天慧代表西南科技大學向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蒞臨表示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建設發(fā)展的各單位領導和社會各界同仁專家表示衷心感謝。莊天慧對學校學科建設發(fā)展、我校在汶川大地震以來開展的災后心理援助工作進行介紹借此機會,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給予的心理支持和無私援助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向一直以來堅持在心理援助一線的專家、學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心理援助是對創(chuàng)傷的撫慰,更是點燃希望和夢想的火種。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增強人民幸福感的重大舉措,今天,我們以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為契機,召開心理援助國際研討會,這是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務實行動,相信在各位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大家學術交流和分享,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為服務國家,造福人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常來西南科技大學交流指導,攜手共進,砥礪前行,在合作共贏中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fā)展的新篇章。
孫福全代表綿陽市政府對各位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和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向所有的關心支持綿陽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參與災后心理援助的工作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中心的感謝。孫福全指出,汶川大地震為綿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為災區(qū)干部、群眾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災后破碎的家園需要重建,而更需要重建的是人民的心靈家園。我們需要通過積極的醫(yī)療救援讓幸存者活下來,同時,我們需要及時的心理干預給生還者以安寧。心理援助和生命營救、物資救助共同構成了救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個部分,其中,心理援助更是災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柱,值此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之際,在綿陽舉辦心理援助心理研討會可謂恰逢其時、意義深遠,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暖心關懷下,在國際國內專家學者及社會支援力量的援助下,災后心理援助工作在綿陽接出累累碩果。心理援助責任重大,科技救災任重道遠,本次心理援助國際研討會必將為我們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總結心理援助經驗帶來更大深刻啟示,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專家學者帶著研究課題、科研團隊和研究成果來到綿陽成轉移轉化、開花結果,開花結果,我們必將全面、系統(tǒng)、深入、可持續(xù)的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共同踐行中國災后心理援助體系建設和專業(yè)發(fā)展,助力健康中和平安中國建設,寫好心理援助科技救災的綿陽篇章,為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出新的更大的建設。
張建新作為國際心理科學聯(lián)合會(簡稱國際新聯(lián))中國區(qū)代表致辭。張建新首先對國際心理科學聯(lián)合會進行簡介,張建新表示,國際心聯(lián)和亞洲社會心理學會也在中國召開了兩次國際災難心理研討工作坊,來自歐美和東南亞十多個國家的心理學工作者與中國學者一起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學習和交流。日本心理專家也多次來到中國開展災后心理援助交流,分享地震災后心理援助的日本經驗。中國十年的災后心理援助工作也形成了很多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對未來的科技救災和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和支持。當前,面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要求,面對社會不斷涌現(xiàn)的心理需求,中國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所和國內外心理研究機構、大學等正在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帶領我國的心理學工作者努力夯實心理學基礎研究、打造心理學大數(shù)據(jù)庫、構建心理學應用體系、加強心理學知識傳播,服務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傅小蘭代表中國心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長期以來各位專家學者從多個方面參與、支持、關注5.12地震災后心理援助工作,向各位同仁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傅小蘭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與西南科技大學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以來在災后心理援助領域的社會志愿服務與科學研究合作進行回顧。傅小蘭表示,十年來,我國的心理援助工作所取得的這些成績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感謝以綿陽市委市政府各部門為代表的地方政府的領導!感謝社會各界愛心企業(yè)、社會組織和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傅小蘭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和參會專家學者們一起回顧十年來科技救災和心理援助事業(yè)的初心;分析當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心理援助需求,探討更多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模式;展望未來,壯大心理援助專業(yè)隊伍,普及心理援助科學知識,聯(lián)合國內外優(yōu)秀心理援助隊伍,砥礪前行,攜手拉開心理援助事業(yè)的新篇章。推動中國災后心理援助體系建設和專業(yè)發(fā)展,助力健康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未來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專業(yè)人士和志愿者參與到心理援助工作中來。
啟動儀式后,香港大學陳麗云教授,日本蘆屋心理生活研究所所長高橋哲,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范方,西南科技大學翟瑞教授等專家分別圍繞災后心理援助十年研究與思考開展了大會主題報告。
10日下午,“災后心理技術應用”和“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兩個分論壇開展了11個專題報告,并進行了自由提問交流分享,聚焦災后心理援助社會服務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深入探討,踴躍交流,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國際研討會是綿陽市紀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同時是“心理援助2018國際研討會暨汶川震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紀念大會”綿陽分會場活動。大會以“科技救災不忘初心,心理援助砥礪前行”為主題,以會前工作坊、主題報告、嘉賓對話、論文交流等多種形式開展,旨在感恩十年來心理學界對四川地震災區(qū)所做的心理援助工作,同時對災后心理援助實踐與研究開展學術研討與交流。
(編輯:嚴玉潔 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