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董學彥 竇曉雪
11月27日,在許昌市魏都區(qū)長約1000米的白廟后街,道路兩側(cè)都是排列整齊的攤位。一條黃線把道牙上的路面一分為二,不論是擺滿蔬菜、鮮肉的攤位,還是滿載紅薯、山藥的三輪車,都整整齊齊地排在黃線以內(nèi),顧客在黃線外購物,市場井然有序,道路暢通無阻。
而昔日的白廟后街攤位亂擺亂放、交通堵塞等問題突出,地面垃圾橫陳,一片狼藉。在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中,有關部門為市場重新設定了攤位標線,把攤點設定在盲道以內(nèi),并要求商販們要做到攤走地凈,活了市場,美了市容,順了民心。
這樣喜人的改變,在許昌市隨處可見。
“這里原來就是一個垃圾場,每到夏天,臭氣熏天?!奔易±衤犯浇睦钏钢衲晷赂慕ǖ慕∩韽V場說,“現(xiàn)在困擾我們十多年的煩心事總算被清除了?!?/p>
利民路這片區(qū)域原本是老舊辦公樓,拆遷后留下的建筑垃圾不僅有礙觀瞻,而且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今年初,許昌市將這里整治建成了健身停車綜合廣場,規(guī)劃停車位383個,新建了籃球場,添置了各種健身器材。
白廟后街和利民路的“變身”,見證的是許昌文明創(chuàng)建帶來的變化。
自2015年許昌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以來,許昌市委、市政府獎牌拿到手、創(chuàng)建不松手,把文明創(chuàng)建作為“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始終讓人民群眾成為文明城市建設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不僅成功實現(xiàn)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而且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qū)唯一被中央文明辦通報表彰的地級市。
為民創(chuàng)建,宜居之城更出彩。今年,許昌市打通了20條斷頭路、消除了33處積水點,改造老舊庭院64個、老街道31條、老廠院12個、老市場9個,增加公共停車位1200個……《河南社會治理發(fā)展報告(2020)》顯示,許昌城市宜居度位居全省首位。
市民生活在公園里,煩心事化解在創(chuàng)建中。城市“顏值”愈來愈美,群眾幸福感顯著提升……蓮城初冬,新風滿城。
(編輯:郭同歡)